Search

事到如今我還是搞不懂,為什麼東京街頭還是有這麼多人不願意戴不織布口罩。許多人仍選擇戴防花粉的海綿材質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事到如今我還是搞不懂,為什麼東京街頭還是有這麼多人不願意戴不織布口罩。許多人仍選擇戴防花粉的海綿材質口罩,儘管網路社群和新聞媒體經常都在宣導,防花粉的海綿口罩對過濾新冠病毒根本沒效果,這些人好像仍活在平行世界。

前陣子甚至在群馬縣有一場戶外音樂祭,主辦單位開出一個匪夷所思的參加條件,竟是「不織布口罩NG」,也就是要參加演唱會的觀眾,別戴千篇一律的不織布口罩。他們希望大家發揮戴時尚口罩的創意,讓這場音樂會還能成為一場「口罩趴」。



身邊朋友有些因工作所需,或是自己好奇,曾去藥房買過抗原快篩,但疫情以來,我一直沒去做過PCR檢測。將近兩年沒回台灣,為了返家,終於在出發前三天去做了PCR。

先前就聽人說,戳鼻子檢測會痛哭流涕,甚至有朋友的鼻子痛了三天。我向來鼻子過敏,常一受到刺激就會連環噴嚏,因此已做好心理準備。結果,護士小姐技術爐火純青,一秒完成,無痛無感。我的噴嚏跟眼淚都拿了通告單準備上場呢,結果愕然地匆匆收工,最後只打了個哈欠,因為太早起床。

當晚得知檢驗結果,所幸是陰性。第二天再去醫院取得紙本文件之後,翌日便帶著它去機場,踏上返台之路。



久違的羽田機場國際線。失去遊客的機場改變很多。旅人熟悉的店家幾乎都沒開,少數有開的也是縮短營業時間。過往人潮熙攘的商店街、餐廳、免稅店,現在冷冷清清的,拉下鐵門,貼著告示:臨時休業。

唯有一間寫著「TOKYO 2020」的東京奧運周邊商品店,一大早就開門營業,一個客人也沒有。店員戴著那種沒什麼用處的薄布口罩,看見我走進店裡以後,便默默地低頭專注於正在忙的事。總覺得好像哪裡不太對勁,離開商店時才想到,原來是耳邊沒聽見習慣會有的「歡迎光臨」和「謝謝」⋯⋯

★完整閱讀全文↓
https://bit.ly/3kmsvII

#新文首刊 #張維中專欄
#聯合好評 #500輯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